?
A+ A-

濰美風光 | 一溪三潭記

來源:濰坊新聞網(wǎng) 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4-04-18 17:14:00

一溪三潭記

◎王慶德

  沂山,魯中一柱,有小泰山之稱,朱元璋御封五鎮(zhèn)之首。山之東側(cè)有溪,因公玉帶伴漢武帝登臨而名玉帶。溪孕三潭,如珠鑲玉,熠熠生輝。

  玉帶溪自圣水泉出,始則細如一線,漸行漸匯,漸成溪流。繼而繞法云寺,過盤龍松而下,在古檜老栗間盤紆,于山澗草叢中淙淙。正悠然行進,不期然,身臨百丈懸崖,它柔而不爭,坦然躍下,低吟變成了狂嘯,淙淙化為了飛流。鐵崖白幔,轟雷濺雪,銀河垂天,散玉飛花。李白吟道:“百丈素崖裂,四山丹壁開。龍?zhí)吨袊娚?,晝夜生風雷。”此喻實不為過。

  立瀑布下,涼風陣陣,水幕輕飏,飄飄灑灑,落在山崖樹上,濺到衣襟臉頰。一泄千尺之勢,壯人胸懷;星星點點之水,更怡人情致。崖下水側(cè),有人高歌,有人曼舞,情侶相攜,翁孫戲水,各得其樂。

  溪水因勢而為,隨遇而安。百丈崖下,它又漱石繞樹,穿罅漫沙,緩緩地走進了山谷。一谷的蒼松綠槐,讓人滿目青翠,只聞潺潺,不見了清流。

  山崖之陽,溪流之陰,有亭。石凳,石欄,石柱,石頂,未名,且謂之“觀溪”。溪在谷中潛行了二里,有點寂寞,又怕辜負了這亭,便露出了身段,婉轉(zhuǎn)于大石之間,徜徉于白沙之上。兩岸巨石如幔,散著暖意;石隙生菊,綻出金黃。樹影婆娑,黃鸝啼囀;碧草如茵,蚱蜢跳跶。坐亭觀溪,只覺靜謐,神與物化也。

  過了緩坡,是一段陡崖,石徑斗折,溪水蛇行,轉(zhuǎn)曲盤桓,難計幾何。沿了這段曲折的溪,捫石攀藤,蹣跚前行。雖有幾分險,可石階尚平,舉步還穩(wěn)。觀溪亭上享了悠閑,這里來一點驚險,增了趣味,也合了弛張之道。

  在陡峭的石徑上移足,無暇它顧,驀然間,眼前現(xiàn)出一潭碧水,空曠,平靜,如剪了一片藍天鋪在了這里。北岸一廬,孤兀而立,不是禪房,卻有幾分禪意。廬側(cè),自水中竄出兩三叢葦,素白的蘆花,裊然在蔥綠上。人言“最愛蘆花經(jīng)雨”。這晴日里,枝枝葦桿搖著“浪花”,亦頗具雅意。站廬前南望,水悠悠然延向密林深處。環(huán)潭數(shù)峰,倒影在水里,白云在潭里飄,魚兒在云中游,簇簇紅葉在微波里燃燒,點點紅果在漣漪中微笑,天地萬物匯于一水,融和其中。

  碧天,碧山,碧樹和了碧水,縈于胸,盈于目,人就溶在了碧色里,此潭名何?碧沼也。

  由碧沼下,又是一潭。較之碧沼既闊且深,窺不見底,似乎無窮的秘密都隱在深深的水里。極目望去,水靜如止,無舟無舫,甚至沒有一只野鳧,只有明凈與清澈,猶如一鏡嵌在了山澗。

  潭之側(cè),架有水上棧道,信步緩行,與水相親,怡然自得。魚兒倏爾游來,又迅速沉下,與人樂,亦戀深淵也。潭之西南有巨石,攢三簇五,磊磊而立,幾株垂柳搖曳在水邊。柳絲著水拂石,飄飄然,悠悠然。石是老的剛的,柳是新的柔的,老與新,剛與柔,皆就了清與凈的水,構(gòu)出了一幅安然的畫圖。圖之詩意只可領略,難以言傳。

  潭之南岸與上山的大道近在咫尺,一輛輛大巴車疾馳而上。車上是登頂?shù)挠慰停坏缴巾敺谴艘挥巍XM不知這近處、低處也有好景——此玄淵潭也。

  玄淵潭東南隅有石階,三折,九十九級。玄淵潭的水漫堤而落,如簾如幕。簾幕下又是一潭。較之玄淵潭小了許多,而物之美,不以大小計。潭近圓,若璧,澄清可鑒。想起了“月下飛天鏡”和“浮光躍金,靜影沉璧”的詩與文,可名“沉璧”。南側(cè)古木一株,百年余,干聳如桅,冠張如蓋。數(shù)株白楊立在北岸,蕭蕭灑灑,卓爾不群。綠蒲照水,雜花散香,大石為岸,龜石在潭,白鰷來去,河蟹踟躕,卵石粒??蓴?shù)。日光從樹間篩下,水上泛出絲絲金線。潭之上下,水之內(nèi)外,皆欣然可觀。坐潭畔,無人語,無笙歌,亦不聞鳥啼蟬鳴。在這寂然里,感受這水,這石,這花,這木,這陽光和空氣,唯有愜意爾。

  沉璧潭下,生出一片竹林。出潭的水,在竹林間蜿蜒。那竹,節(jié)若冰霜,竿若玉雪。高枝與風為友,聞虛籟隱隱;密葉應光成影,顯“個”字畫圖。水至清,竹至青。水竹相映處,翼然一亭,如畫之眼,醒人心脾。濯清流,步竹蔭,靜聽秋聲,味其中之佳趣,唯親近自然者得之。

   盤桓半日,駐足山下,回望玉帶溪,高懸在青山上,似一軸山水錦圖。這圖,天造地設,輔以巧為,不可摹擬,亦不可再造,將永留天地。

  注:三潭與石亭之名,皆為記述方便暫名。

沂山風景區(qū)供圖

責任編輯:平小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