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文字的碣石雕塑人物(六)
來源:濰坊晚報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8-13 10:17:56
周習在壽光采訪山東第六地質隊隊員、90歲的劉芝香(左)。
周習創(chuàng)作《行走烏蒙》期間在貴州采訪。
周習(右)創(chuàng)作《碧海金灘北戴河》時在泥河灣采訪考古科學家衛(wèi)奇教授(中)。
對作家周習的采訪是挺特殊的一次,與記者面對面的除了周習,還有壽光、昌邑、青州等地的作家、文學愛好者,一起談文學,談《中國農民》,談周習。周習純樸、敦厚、真誠,臉上始終掛著燦爛的笑,沉穩(wěn)的語調里透著謙和的姿容,在大家眼里,熱愛文學的她,勤奮、執(zhí)著、認真。
小說連載一炮而紅
扎根國土資源文學
壽光這片土地養(yǎng)育了周習。20世紀60年代末她出生在這里,從小就跟著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父親開會,讀報看文件,培養(yǎng)了對文字的敏感。父親在壽光縣豐城公社(今屬化龍鎮(zhèn))駐村多年,周習經常接觸一些駐村干部、包片書記等,涵養(yǎng)了她高遠的眼界、疏闊的格局,而對這一群體的熟悉也為她日后創(chuàng)作基層干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。
1989年大學畢業(yè),周習回到壽光,雖然工作有過變動,但唯一沒變的是她對文學的熱愛。周習說自己就是一個寫字的人,從小喜歡文字,“文學有一種無形的力量,很多事物只有用文字描述下來的才可以留住。”她說,內心的思想使自己義無返顧地愛文學,“文學讓我有好奇心,使人們信任我”。
很多年以前,《壽光日報》編輯邱家興二十七八歲時,二十出頭的周習住在報社后面的樓上,每次寫完文章,都到報社找邱家興幫著看稿。有一次,邱家興到周習家,一眼看到茶幾上攤著一摞稿件,她就是伏在茶幾上寫文章的。2001年,周習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《婚姻危機》,邱家興當時負責副刊,他說:“這部小說寫壽光人的生活,題目也吸引人,壽光人一定很喜歡讀,我們給你連載吧。”
連載刊發(fā)后,社會反響很大,不斷有人向邱家興打聽“周習是誰”,好多人搶購報紙,只為了讀這篇連載,還有讀者把每期剪下來,集成一本書。王瑕亦是讀了報上連載的《婚姻危機》,才知道壽光有一位作家叫周習。
2005年8月8日,王瑕外出剛回到壽光,接到一個電話,打電話的是周習,王瑕既興奮又驚訝:“啊,《婚姻危機》的作者給我打電話了。”原來,周習經常在報紙上讀到王瑕的散文,壽光要成立作協(xié),邀請王瑕加入。王瑕說,當時感覺作家離自己很遙遠,沒想到能給自己打電話,8月9日,壽光市作協(xié)成立,周習擔任作協(xié)主席,王瑕加入壽光作協(xié),二人從此開始了文學的交往。
2012年,周習作為特殊人才,從壽光市國土資源局調到山東省國土資源廳,擔任《山東省國土資源》綜合版、《山東國土資源通訊》執(zhí)行主編,同時開始接觸扶貧題材,到惠民地區(qū)采寫了《第一書記和他的村莊》《第一書記和他的父老鄉(xiāng)親》,得到業(yè)界的一致好評。2015年,周習到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(xié)會(2018年3月更為現名)駐會,2019年起擔任中國自然資源作協(xié)副主席兼秘書長。
提攜后輩 營造文學氛圍
因為熱愛,周習一直筆耕不輟,大作不斷:著有長篇小說《婚姻危機》《少男少女》《土窯》《天干地支》等,出版了《魯院紀事》《行走烏蒙》《碧海金灘北戴河》等多部紀實文學。而且是獲獎“大戶”:《婚姻危機》獲得濰坊市精品工程獎,《鹽堿地》獲得泉城文藝獎,《少男少女》獲冰心兒童圖書獎、泰山文藝獎,《土窯》獲寶石文學獎、首屆風箏都優(yōu)秀作品獎、《魯院紀事》獲冰心散文獎等。
周習自己熱愛文學,還特別注重提攜后輩,營造壽光文學氛圍。在壽光工作的李秉樺對此深有感觸。2008年,他讀高中的外甥女寫了一部《手繪時光》,找時任壽光市作協(xié)主席的周習寫序,周習二話沒說答應了,兩天時間完成這項“任務”,“她沒有因為是青少年寫的書而婉拒,而且從序文可見,她比我們還要了解孩子。”這令李秉樺很感動,“如果沒有讀,寫不到那個深度,她小心呵護熱愛寫作的孩子們的文學夢。”周習一直關注這個孩子成長,熟知她的近況。
壽光“90”后文學愛好者劉曉東是周習的粉絲,小學三年級時從報紙上看到了連載的《婚姻危機》,雖然那個年齡對婚姻不了解,也沒有深入地閱讀,但喜歡翻翻那些文字,由此記住了“周習”的名字。初中時,劉曉東讀《土窯》,開始讀懂其中的人物,開始關注周習的作品。如今,他在周習的鼓勵支持下,加入壽光市自然資源作協(xié),開始以筆寫人生。
把自己活成一支筆
用腳步丈量大地
周習是一位高產、高質的作家,何以能做到這一點?答案是:勤奮與執(zhí)著。
長篇報告文學《行走烏蒙》是一部反映國土資源人投身脫貧攻堅艱巨工程,在貴州省畢節(jié)市農村幫扶貧困群眾脫貧的“大書”。這部作品是周習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“深入生活,扎根人民”的文藝創(chuàng)作方法,用雙腳走出來的。在高海拔的地方,她忍著耳鳴,克服暈車、嘔吐等不良反應,沿著貧困山區(qū)的扶貧線路行走,走遍貴州10個深度貧困縣,甚至走到云南、四川,扎扎實實地寫出了那片土地的美麗、生活的艱難與改變。其間,因為紫外線太強,她又不懂防護,直到有一天右眼看不清東西了,回北京治療3個月,才恢復視力。
為了寫好《中國農民》,她忍著皮膚過敏的痛苦,屢屢回壽光喬裝打扮成農婦,“混”入菜農中體驗生活。對菜鄉(xiāng)已十分熟悉,又積累了大量素材,為何再去體驗?周習說,北京文壇“四大名編”之一,《十月》雜志創(chuàng)始人、原編審張守仁跟她說過:“周習,你想寫農民,就得體驗生活,你認識黃瓜葉子,可你認識這片葉子反面的脈絡嗎?”所以,她的作品特別注重細節(jié),以細節(jié)的真實表現生活的真實,處理好生活的真實與文學的真實之關系,彰顯她扎實的寫作功底,“瞬間能永恒,歷久能彌堅,我堅信真實的力量堅不可摧。”周習說。
周習曾帶王瑕到張家口泥河灣考古現場采訪,在那里見到了一生鐘情于泥河灣考古的科學家衛(wèi)奇。后期,周習帶一名研究生再赴泥河灣一周,更深入地體驗生活。1978年發(fā)現的距今136萬年的小長梁遺址,是泥河灣盆地一處內涵極為豐富的舊石器時代遺址,是古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證,周習中篇小說《小長梁》中的河北陽原小長梁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第一階上。
2019年、2021年進行《碧海金灘北戴河》創(chuàng)作前的采訪,她奔赴燕趙大地、山海關前,在燕山山脈和太行山中出沒,在北戴河畔進行細致的采訪,近距離地與于福江、張建樂、張彥龍等海洋科學家接觸,講述了科學家把祖國海洋事業(yè)研究推進到世界領先水平的事跡,塑造了包括肖桂珍在內的諸多鮮明人物,中國作協(xié)辦公廳主任、主席團委員李一鳴評價說,她“用文字的碣石雕塑了一組英雄群像”。
李一鳴從這些人物身上,看到了自然人的精神,“這種精神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精神,是自然資源人以資源報國的一種精神,是中華大地上那些有著鐵肩膀、硬脊梁的中國人的精神。周習把自己的寫作當成生存狀態(tài)、生命形態(tài),她把寫作當作職業(yè)來安身,當作事業(yè)來追求,當作生命來熱愛。她的心是自然的原野,在上面種出文學的禾稼。她把自己活成一支筆,寫出了碧海,繪出了金灘,描寫了擁有金子般心靈的自然資源人”。這也是周習高產、高質的原因。
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:齊英華
責任編輯:邢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