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A+ A-

傾聽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(zhì)大隊三代隊員講述尋礦歷程——奮力書寫“英雄地質(zhì)隊”新篇章(守望·特別策劃)

來源:人民日報APP 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3-02-28 11:15:00


六隊在水旺莊礦區(qū)探獲超大型金礦。六 隊供圖

六隊隊員野外工作舊照。六 隊供圖

圖①:六隊隊員在塔吉克斯坦開展地質(zhì)勘查工作。郝永剛攝

圖②:六隊隊員在新疆開展礦產(chǎn)調(diào)查工作。六 隊供圖

  2022年10月2日,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(zhì)大隊全體地質(zhì)工作者回信,對他們弘揚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、做好礦產(chǎn)勘查工作提出殷切期望,勉勵他們奮力書寫“英雄地質(zhì)隊”新篇章。

  背起行囊走天下,踏遍群山始見金。本報記者奔赴山東威海,走近第六地質(zhì)大隊,記錄隊員們跋山涉水、風餐露宿、攻堅克難的勘查故事和為國尋礦的非凡歷程,感受愛國奉獻、開拓創(chuàng)新、艱苦奮斗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……

  ——編 者

  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(zhì)大隊(以下簡稱“六隊”)原副總工程師、86歲的李士先老人打開抽屜,拿出一份2022年10月5日的人民日報,一個字一個字地品讀著,“總書記的回信,我讀了一遍又一遍,心情十分激動,更是深受鼓舞……”李士先說。

  自1958年成立以來,完成鉆探進尺500多萬米,相當于600多座珠穆朗瑪峰的高度;累計探明黃金資源量2810余噸,成為全國找金最多的地質(zhì)隊;1992年,被國務(wù)院授予“功勛卓著無私奉獻的英雄地質(zhì)隊”榮譽稱號……合上報紙,李士先講起了六隊的光榮歷程。

  尋金報國,打破傳統(tǒng)找礦模式

  ■中國第一個特大型蝕變巖型金礦找到了

  山東膠東招遠,素有“金城天府”之譽,當?shù)亓鱾饕皇酌裰{:“金騾走,磨子轉(zhuǎn),磨下全是金豆豆。”傳說想得到“金豆豆”不容易,得先打開山之門。1958年,一支94人組成的勘查隊挺進招遠,邁出為國尋金第一步。這支隊伍,便是六隊的前身。

  1960年,李士先從山東大學地質(zhì)系畢業(yè),被分配至六隊,正趕上“找礦大會戰(zhàn)”。白天隊員們尋線索、打平巷、掘淺井,夜里鋪干草、打地鋪、做方案。李士先暗下決心:一定要為國家挖出幾顆“金豆豆”!

  建隊初期,六隊隊員只是在含金石英脈型金礦里打轉(zhuǎn)。“當時,受國外專家‘大斷裂帶只導礦不儲礦’論斷影響,我們把大斷裂帶視為找礦禁區(qū),從未‘越雷池一步’。”李士先說。

  有沒有其他類型的大型金礦床存在呢?渤海之濱,萊州灣畔,有一座三面環(huán)水的小島——三山島。踏著一尺厚雪,頂著刺骨寒風,六隊隊員奔赴三山島;經(jīng)采樣化驗,發(fā)現(xiàn)這里存在一個新類型金礦——破碎帶蝕變巖型金礦。

  這是一個重大發(fā)現(xiàn)!“為了這個發(fā)現(xiàn),六隊隊員奮勇拼搏,甚至有隊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。”李士先說。

  1966年,張裕之被任命為三山島區(qū)域普查技術(shù)負責人,那時他肺部剛做了大手術(shù)。每天早上,他蹚著水上島選點、采樣,黃昏時背著礦石返回……單位領(lǐng)導怕他身體頂不住,要調(diào)他回機關(guān),但張裕之選擇了堅守:“國家讓我們找金,人不在野外怎么找?”生命的最后時刻,他穿上登山鞋,在病房里走來走去,直到再也沒有站起來。

  在普查勘探的基礎(chǔ)上,張裕之主持編寫的礦區(qū)勘查報告通過評審,中國第一個特大型蝕變巖型金礦找到了!“這個發(fā)現(xiàn)打破了傳統(tǒng)找礦模式。”李士先說,“很快,我們在另一個斷裂帶中段,發(fā)現(xiàn)了特大型的焦家金礦;順藤摸瓜,又摸到了新城金礦、馬塘金礦、東季金礦。”

  尋到礦僅是第一步。隊員們覺得分析總結(jié)新類型金礦理論、指導金礦勘查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務(wù)。1971年,隊里成立了地質(zhì)綜合研究組,由李士先負責。1976年的一天,一座農(nóng)家小院內(nèi),李士先與組員湊在一起商議起來……

  “金礦找到了,得先起個名。”李士先說。“國外有卡林型金礦、蘭德式,我們?yōu)槭裁床荒芙薪辜沂剑?rdquo;“必須把‘破碎帶’冠上,這是主要特征……”

 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最終確定了礦名。1977年,全國第二次金礦地質(zhì)會議上,“焦家式破碎帶蝕變巖型金礦”被正式命名確立。1985年,六隊的項目成果《焦家式新類型金礦的發(fā)現(xiàn)及其突出的找礦效果》,榮獲首屆國家科學技術(shù)進步獎特等獎。

  勇于開拓,向著地球深部進軍

  ■寺莊、焦家等“五朵金花”次第綻放

  金礦勘查史上,“五朵金花”聞名遐邇。此“金花”非女子,而是貨真價實的“金花”。

  2003年,六隊第十二任隊長王其鴻上任。平時沉默寡言的王其鴻在臨行前,憋出幾句話:“感謝局黨委給我這副擔子,如果有架梯子搭到天上,我就能帶著這支隊伍摘星攬月!”

  “狠話”放出去了,難題卻擺在眼前!以前找礦都在地表下500米以內(nèi),如今地表礦和淺部礦基本都開發(fā)完了,下一步該何去何從?向著地球深部找礦,這是唯一出路!

  在省地礦局支持下,以王其鴻為總指揮的會戰(zhàn)指揮部成立了,并選調(diào)技術(shù)骨干組成項目組。2005年正月,滿天飛雪,“寺莊會戰(zhàn)”的戰(zhàn)鼓咚咚擂響,六隊整裝待發(fā),向著地下千米進發(fā)。有人質(zhì)疑,說此地“礦體薄、品位低、規(guī)模小、埋藏深”,不可能形成大礦。王其鴻堅持說:“必須要突破!”

  項目技術(shù)負責人姜洪利把自己關(guān)在指揮部,圖紙反復(fù)看,探采資料來回翻,分析深部構(gòu)造變化。經(jīng)過反復(fù)推敲,他改進施工方案,在最可能的見礦部位,打2個鉆孔試探性開鉆。

  一個孔,一打就是2個月、上千米。第一鉆,如愿以償打到了金;第二鉆又見好礦,品位、厚度出人意料。最終,施工鉆孔52個,進尺4萬多米,探明寺莊金礦資源量51.83噸,潛在經(jīng)濟價值80多億元。第一朵“金花”在寺莊誕生,這是國內(nèi)第一個深部特大型金礦。

  寺莊北面的焦家深部會不會也有奇跡?王其鴻決定試試。有了寺莊經(jīng)驗,輔以技術(shù)方案,焦家深部勘查開頭就“驚喜不斷”,但在鉆探到第四孔時,擔心的事發(fā)生了:沒打著礦。

  指揮部上上下下愣住了……王其鴻召集技術(shù)人員開會,組織討論,地質(zhì)、物化探測量各種技術(shù)手段齊上陣。大家做出大膽猜測:這朵埋在深部的“金花”,可能是啞鈴形的。

  果不其然,當鉆孔進行到第八鉆的時候,終于在千米深處找到了“啞鈴把兒”。當預(yù)期見礦位置的巖芯取上來的那一刻,年輕的隊員鮑中義沖上前,激動地拂去巖石上的塵土:明金閃閃發(fā)光!

  化驗結(jié)果令所有人歡呼雀躍:最高金品位110.04克/噸。焦家深部探礦中,六隊最終探明金礦資源量105噸,潛在經(jīng)濟價值200多億元。隨后,朱郭李家、紗嶺、前陳等“三朵金花”次第綻放……

  薪火相傳,沿著前輩足跡前行

  ■建立4個省部級創(chuàng)新平臺、6支高層次科技人才創(chuàng)新隊伍

  “地三代”范家盟,童年時便跟著姥爺、舅舅奔走山間,擺弄羅盤,揮舞鐵錘,小家盟常想:“啥時候我也能發(fā)現(xiàn)寶藏?”大學畢業(yè)后,范家盟加入六隊。憧憬是美好的,可真踏上尋金路,他打起了“退堂鼓”……

  2012年,范家盟被派往新疆勘查。跋涉3000余公里,抵達羅布泊鎮(zhèn)中轉(zhuǎn)站。“那天,氣溫零下20多攝氏度,我們在‘地窩子’里熬了一晚。”范家盟說,那夜,看著漏沙的房頂、凹凸不平的地面、堆滿雜物的地鋪,他徹夜未眠……

  第二天抵達項目駐地,范家盟站在戈壁灘上,耳旁風聲呼呼,遠望漫天沙塵襲來,沒有一絲綠意,幾間空蕩蕩的鐵皮房在風中顫抖!范家盟情緒非常低落:“想撂挑子!”

  有一次,母親給他打電話,心疼地說:“要不你跟隊里說,回山東出野外吧。”沒想到,電話那頭傳來姥爺?shù)暮浅饴暎?ldquo;你以為搞地質(zhì)是去游玩嗎?這點苦都吃不了,就別來六隊!”母親沒敢再言語,安慰幾句后便掛斷了電話……

  “當初就是沖著‘英雄地質(zhì)隊’來的,這時退縮豈不成了笑話?”范家盟靜下心來,想起姥爺?shù)脑挘?ldquo;選擇地質(zhì),就是選擇了與艱苦為伴、四海為家;選擇六隊就是選擇了責任。”范家盟留下了,10個月后他們完成了羅布泊的勘查項目。

  為鋪就青年科技人才成才之路,六隊建立了4個省部級創(chuàng)新平臺、6支高層次科技人才創(chuàng)新隊伍。水旺莊礦區(qū)勘查會戰(zhàn)中,隊里成立青年地質(zhì)項目組,范家盟勇挑大梁,成了負責人。針對破碎帶巖芯取樣容易使鉆頭損壞的問題,他們團隊發(fā)明和引進了“防彎鉆具”“減阻內(nèi)管”“水力割刀”等創(chuàng)新技術(shù)。

  即便用了新技術(shù),工期依然緊迫。他們每天對比工程進度,找問題想對策。有一天下起大暴雨,辦公室停電,只能用蠟燭照明;燭光跳躍,照映著幾個年輕人的臉龐,等把當天工程量統(tǒng)計完成時,雨歇天晴,繁星滿天。吃著方便面,望著星空,范家盟喃喃自語:“我想念媽媽蒸的熱氣騰騰的大饅頭了。”

  經(jīng)過勘查,水旺莊礦區(qū)累計探獲金礦資源量186噸,是招平斷裂帶迄今探獲的最大金礦床;招平斷裂帶因此成為我國第三條千噸級控礦斷裂帶。

  走出國門,投身“一帶一路”建設(shè)

  ■在六隊,每個人都是好樣的

  近年來,六隊勇?lián)鷩屹x予的使命,助力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實現(xiàn)找礦突破。又要出發(fā)了!臨行前張朋的妻子總覺得東西帶得不夠,早早替他買了新鞋、襪子和水杯,“下周去蘇丹,再見面就得半年后了。”張朋說。

  2012年,張朋跟隨隊伍前往塔吉克斯坦。礦區(qū)地處海拔近4000米的帕米爾高原,首要的困難就是克服高原反應(yīng)。氧氣稀薄,張朋總是心慌氣短,鼻血斷斷續(xù)續(xù)地流,嘴唇裂開了口子……

  高原氣溫低,每年10月,大雪封山,吃水都成了難題,只能砸冰塊用爐子化水。高原上做飯,饅頭蒸不熟,咬一口黏糊糊,吃個包子就算過年。“拿著鐵錘四處敲,采一堆樣品背回來,鞋子褲子磨破了洞,只能自己縫補。”張朋回憶。

  孤獨最難耐。“荒無人煙的地方,聽到狼叫都是驚喜!”張朋說,他怕家人擔心,對妻子說自己的工作就像游山玩水,是給地球“把脈”。妻子抱怨說:“出國‘把個脈’,咋要這么久?”張朋說,“這是國家大事,要盡心竭力。”最終,團隊通過巖芯對比,探索出緩傾斜礦體找礦思路,提前完成任務(wù)。

  2021年,張朋成為蘇丹項目部負責人。慢慢地,妻子明白了:丈夫的工作是跋山涉水,絕非游山玩水。“只有國家富強,六隊這個大家穩(wěn)固,我們的小家才幸福。”妻子說。

  “在六隊,每個人都是好樣的。”六隊大隊長丁正江說,“未來路漫漫,我們要弘揚‘英雄地質(zhì)隊’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力爭為國再探大金礦。”

  ■記者手記

  秉承地質(zhì)報國之心

  珠穆朗瑪峰,海拔8000多米,于許多人而言,這是難以企及的高度。采訪時,一組數(shù)字令人震撼:“自1958年成立以來,六隊累計查明黃金資源量2810余噸,完成鉆探進尺500多萬米,相當于鉆透了600多座珠穆朗瑪峰!”

  這組數(shù)字,是六隊隊員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成果。新中國成立初期,老一輩勘查者踏上尋金路……為了祖國事業(yè),他們顧不上家人,付出寶貴的青春,甚至有人獻出了生命。

  櫛風沐雨六十余載,六隊第一代勘查者中有的已經(jīng)故去,可信念如磐、潛心找礦、赤誠報國的精神仍在傳承;他們懷著滿腔熱血,背起行裝,翻山越嶺,沿著前輩的足跡砥礪前行……

  采訪中,一位老同志的話讓記者印象深刻:“金無足赤,而赤子之心是足赤的。”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。尋金路漫漫,愿六隊繼往開來,秉承地質(zhì)報國之心,在新一輪找礦突破行動中多找礦、找大礦、找好礦,奮力書寫“英雄地質(zhì)隊”新篇章!

責任編輯:周曉晴

數(shù)字報刊